Friday, March 12, 2010

贵州行之第十四篇 :少数民族里的汉族文化

隆里古城可以说是我黔东南行程里的一颗明珠。在明清时代明洪武18年(公元1385年),官兵们受命到这边防城镇驻守,结果战后仅剩的三百多名官兵都在这里落地生根,到现时还是一个有着丰富汉族文化色彩的古城。 这古代军事的珍珠遗存是一个在少数民族里非常具有意义的汉族城镇,也因此隆里成了挪威和中国政府合力创办的另一个生态博物馆。(第一个生态博物馆是梭嘎长角苗村寨)。

隆里古城共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分别叫作清阳门,正阳门,迎恩门和闭门。



古城四周是几米宽与高的牢固城墙。在原有城门旁的走道让进出都得拐一个弯,被称为“勒马回头”,但如今只剩这南门还保留原来的设计。


这古城的街道有个非常特别的排列方式。基本上街巷的交叉处都成个“丁”字,而少有十字街口。汉字里的“十”与“失”的读音非常相近,因此为了避开那尤其对军人不是太吉利的“失”,街巷的排列设计都形成个“丁”字,代表着隆里的人丁兴旺。街巷都用鹅卵石建成,在岁月风雨的侵蚀下让路面变得光滑亮丽。一些老房子因长年失修而有坍塌的危险,因此一部份房子都曾被翻新,有些在用砖块洋灰代替了木板。隆里古城里总共有72个古吊井。这72岩井分别由72个姓氏命名,个代表了由那一家姓氏所挖掘的井,也让我们了解当年被派来这里驻守的官兵们有着至少72不同的姓氏。

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曾在隆里创办教学,和传授学习。当时所创办的龙标书院已被重修成了如今的隆里小学,但校门古墙以及院内的池塘和小桥仍被保留。当时人们也称王昌龄为状元,因此当地居民建设了状元桥,状元墓等为纪念这位诗人。

这古城里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许多房子大门上方都雕刻不同词汇的匾额,如“苏湖世第”等。这都代表着主人家的籍贯和身份地位。在现今社会,大门仍代表着主人家的派头,看看四周那些高官显要的房子,那大门的设计可都不是一般哦。。

春节刚过去,家家户户门外都还吊着红灯笼和春联,让整个古城看起来更加有生气。墙上还可明显的看到那旧春联被撕下来的痕迹,非常有着迎新去旧,带来新希望的感觉。

如今的隆里已不再是一个军事城堡,但这边陲古城的民情,文化,民俗,和宗教仍保存完好。也许隆里的丰沃地理位置,以及城里的风水考量,战后仅剩的三百余名官兵到如今的七百多户,三千多人的后裔,见证了那“人丁兴旺”的道理。这古城也不“失”它原有的汉族文化,也仍牢固地成为一代接一代生根的城堡。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